

JINGUASHI

MINERAL GARDEN
photo by Chen, Yu-Jumg
Discourse
礦物園
MINERAL GARDEN
在閃耀之城裡,輝煌的金光曾是人們的夢。
過去,金瓜石因產出金礦而聚集了人們,在此落地生根,隨著時光的流逝,我們似乎並不知曉在這片土地下,其實擁有著台灣最豐沛的礦物種類,持續的暗自發光。
礦物園,連結起大地之母的礦物與台灣特有保育物種,將礦石特性化身成具生命力的形象,使保護與珍惜的意念傳遞至此次的作品中,期待能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礦種,再次珍惜金瓜石這片土地,並以此為傲。
JINGAUSHI
MINERAL
GARDEN

photo by Wan Ping Chu

黃鐵礦
Pyrite
安納傑特黑熊
穿山甲
Enargite Bear
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
銀黃穿山甲
Silver yellow Pangolin

創作對談
Talk


黃克峻
從小對石頭狂熱無可救藥。
國小三年級舉家搬到九份,在礦山上親見石頭內的美麗晶體,自此開始收集在地與世界各國的岩礦,踏上追尋礦物與地質學的不歸路。


曾熙凱
致力以物件為載體紀錄文化並回應當代需求,作為傳統與當代間的文化銜接者。以產品設計與展覽專案為主軸,對應不同專案的條件需求,使用當代語彙及新式材料與手法,將文化凝聚於專案中,使其回歸生活。
Q:透過這場藝術季,對於金瓜石未來的發展是否有想像?
保存礦石與地質教育成了延續礦山的策略,人們必須理解這座山有過甚麼,他們是甚麼,透過保存物證,為地方留下延續的可能。今日標本保存非常有限,但在留存的標本中能有妥善的保存策略是非常迫切的。
因此,博物館與地方對於自然科學的並進,地質公園建立的概念,不只是為了觀光,而是為了保存這座山最重要的本質。我期望地質公園能成功設立,並帶領金瓜石九份與水湳洞前往前所未有的境界。讓這住在這座山上的人,都能驕傲的說出家鄉的名字,與訴說最厲害的東西,不是只有芋圓而已。

其實我對金瓜石還不是很熟,很多地方都還沒去過,所以想著這些作品如果是真正的生物,應該出現在金瓜石什麼地方,期待在未來的採集路線中,把作品帶到那個場域,做一次攝影拍攝。甚至說不定未來在這片地質公園裡,可以透過放大版礦物園的各種動物賦予的地標意義,讓更多人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,重新認識金瓜石的地質故事和礦物生成的環境。

過程花絮
Process

曾熙凱
STUDIO SHIKAI
Studio Shikai 致力以物件為載體紀錄文化並回應當代需求,作為傳統與當代間的文化銜接者。以產品設計與展覽專案為主軸,對應不同專案的條件需求,使用當代語彙及新式材料與手法,將文化凝聚於專案中,使其回歸生活。